好酒趣‧来一杯调酒 听莱依士说故事

特约:林仪倩
摄影:李志强
他今年50岁,在马来西亚酒吧行业内浸淫了26年。
从只有经典鸡尾酒的时代,到今天推崇的新式鸡尾酒,他经历了低潮至盛行的几个阶段。
鸡尾酒对莱依士(Rais)来说,早已经是他人生不可磨灭的烙印。
在1992年,莱依士为了生计而开始在夜店工作,由于表现出色,很快便被升级为酒吧领班。后来因为结了婚有了孩子,想要离开这日夜颠倒的生活,他辞职并到了隔热膜公司打工。
前后4年的光景,他始终无法忘怀窝在酒吧后,帅气调配鸡尾酒的那种心情,决定重投酒吧行业。2004年巧遇吉隆坡威斯汀酒店的Q Bar开张,给了他一个重投五光十色生活的机会。
“我必须感谢前上司Ambin Al Bukry,如果不是他的教诲,我也不知道身为一名调酒师必须学的东西如此之多。”原来莱依士刚踏入夜店时,只是一名侍应生,他清楚记得当年的客人大多会点威士忌或白兰地,否则就是会多要求可乐和水来兑酒,根本不知道何谓鸡尾酒。偶尔看着酒吧内的调酒师帅气地拿着摇晃杯,上下摇晃着饮料,再把饮料倒入杯子里,这些优雅的一连串动作,让年纪轻轻的他着了迷,进而要求踏入酒吧内学习。
慢慢地,他发现原来一杯简单的白兰地、蓝姆酒或是威士忌,只要兑了可乐、苏打水、橙汁等其他不含酒精饮料后,味道就有了不同层次的改变。当时的领班也很喜欢叫他猜猜今天调的鸡尾酒中有什幺成分,他这才发现每一杯鸡尾酒中都充满了惊喜,让他对调配鸡尾酒有了更深的感情。
“当时,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些经典鸡尾酒食谱,因为客人会点的也是这些。而且点的都以女生为主,外国人的比例也比本地人来得多。”虽然他一直都处在经典鸡尾酒的世界里,但他也发现近几年本地鸡尾酒的发展趋向有了很大改变,因为点鸡尾酒的人多了,而且也不再局限于女生。

食谱源自古巴
今年初,位于威斯汀酒店底层的Q Bar,它更换了名字为443 Bar Lounge,却保留了原本的室内设计,让这间新的Speakeasy Bar有了新的生命。它延用了古巴哈瓦那充满古意的建筑风格,摆设了典雅的家具如深褐色皮革沙发、木製高脚吧椅、红色绒布帘,一切都充满古巴的加勒比海情调。
昏黄的灯光下,客人可挑选坐在角落的沙发区、可供吸雪茄用的厢房,又或是坐在吧檯前和莱依士聊个天南地北。
询及莱依士的拿手鸡尾酒时,要数很久没有喝到的经典,像莫吉托、卡琵莉亚、玛格丽特和长岛冰茶。“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,这些食谱都是源自古巴,因为我们的前酒吧经理就是来自古巴。”
一喝那杯熟悉的莫吉托,微微的安哥斯图娜苦精入喉,使得原本的清凉多了一番深层滋味,也让这杯莫吉托更有内涵。莱依士笑说,“曾经有位外国女生,从原本的抗拒到最后连续喝了3杯。”
这些小故事都是调酒师的宝,更让人觉得自己真的是在听着一位慈祥老爷爷在说着人生的历练。悄悄告诉你,如果你想来听故事的话,不妨选择下午5时至7时,所有的鸡尾酒都半价哟!

